沈阳音乐学院乐器工艺系 秦敏静
在钢琴弹奏过程中,经常伴有使人感觉很不舒服的声音,例如吧嗒、吱吱、咝咝等等的杂音,给演奏者带来很大的烦恼。这些杂音的出现,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钢琴的音色,下面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对产生杂音现象的原因及维修方法,做以介绍。
我们知道,键盘机械系统(包括击弦机、键盘、踏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杠杆系统,有时很难判断出杂音究竟处于哪个部位,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采用排除法,即是将键盘和击弦机两部分分开,来判断杂音出至何处,然后,再采取相应的维修方法。
一、制音器部分
原因 维修方法
1、由于工作中的粗心,将胶液滴在了制音呢上, 1、将击弦机从钢琴上取下来,用手指
形成了坚硬的胶面,使制音呢在运行中一 压住带有胶面的制音呢,用锋利的小
经与弦接触,就会发出吱吱的声音。 刀将胶面剔除。(切勿用力过大,使
制音呢大片脱落)。
2、低音制音器上的三角呢、M呢,在装配过程 2、将多口搬放在止音器的金属铁丝上,
中,调整的角度不合适,与弦面接触时,制 按需调整制音头的左右方向,如果
音器落下的瞬间发出杂音。 调整效果欠佳,则将制音头拆下,按
弦列的方向重新将制音头粘到制音木
扭上。
3、与制音器长枪上的弹簧接触部位的呢粘脱落, 3、更换新呢毡。
使制音器运动时发出吱吱的杂音。
4、制音器长枪上的小勺呢脱落,或严重磨损,使 4、更换新呢毡,或改变小勺与呢毡的
联动杠杆上的小勺在工作中,与其摩擦而产生 接触点。
吱吱的杂音。
5、在中、低音交界处,由于琴弦的交叉排列,制 5、用多口搬将有问题的制音头进行调整。
音头非常容易与相邻的琴弦相碰,而产生杂音
二、弦列部分
原因 维修方法
1、由于铁支架上的弦轴孔排列不当,造成同音弦 1、将相互碰撞的琴弦放松一些,用分弦工具
组上的三根弦过于靠近,琴弦振动时相互碰撞 将其分开,然后把琴弦调到固定音高上,

产生咝咝的声音。 如果琴弦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则需在弦枕的上端,相碰的两琴弦之间用呢条或者铁丝将其强行分开(见图)。
2、压弦条上的螺丝松动,与琴弦相碰产生杂音。 2、将螺丝拧紧。
3、由于低音琴弦在缠绕过程中,两端缠绕的不牢 3、找出琴弦松动的位置,用平口钳顺着琴弦缠
固(有时琴弦的中间也会出现这种问题),或者 绕的方向用力夹一下。
余留的弦头未被清理掉,琴弦振动时,经常伴
有沙沙的杂音。
4、如果在琴弦与弦码接触处挂有异物,如木屑、 4、用镊子或尖嘴钳等工具将异物取走。
钢丝头等,琴弦振动时就会产生杂音
5、琴弦没有接触到弦码平面上,悬于弦码平面之 5、用靠弦工具将琴弦靠在弦码平面上,
上,琴弦振动时发出杂音。 使琴弦与弦码接触牢固。
三、弦码部分
原因 维修方法
1、固定在弦码平面上的两个别弦钉,由于安装位 1、将别弦钉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敲击一下,
置不当,没有起到别弦钉的作用,使琴弦在 使别弦钉向两侧偏斜,起到别紧弦的
振动时与别弦钉相碰,产生杂音。 作用。
2、别弦钉安装的位置,应在弦码斜面的边缘(见 2、将琴弦放松,拨离开,用木工铲将平面
图),当别弦钉被安装在斜面靠里的位置时, 多余的部分铲去,与其平面相接,然
琴弦振动后,与斜面产生磨擦,发出咝咝的 后,再把琴弦放回原处,调准音律。
杂音。
3、弦码装配不慎,与铁支架相碰,振动时产生杂 3、用铲刀将与其相碰的部位铲去。
音。
四、击弦机结构部分
1、可松呢严重磨损或脱落,顶杆被推开后,归位 1、将磨损的可松呢用刀削去,更换新的可
时发出叭哒的杂音。 松呢。
2、可松呢表面有胶滴,顶杆归位时与胶面相碰, 2、用刀将胶滴削去。
发出微弱的杂音。
3、弦槌柄与弦槌、中古粘接处(即弦槌柄两端) 3、将开胶部分取下,清理掉余留的干胶,
开胶,弦槌击弦后,产生啪啪的杂音。(锄头 重新粘接(注意弦槌粘接时的角度
柄开胶也会产生这种杂音)。 与方向),放置一段时间再使用。
4、联动杠杆底座的呢粘磨损或脱落,使卡钉向上 4、更换呢毡。
运动时与其磨擦而产生吱吱的杂音。
5、攀带钩与相邻琴键的切克铁丝相碰,运动时产 5、将攀带钩调整到正确位置。
生杂音。
五、键盘部分
原因 维修方法
1、键盘中销钉或扁销钉处的键盘呢严重磨损或脱 1、更换键盘呢或重新调整中、扁销钉的
落,使琴键运动时产生杂音。 位置和角度(采取改变扁销钉角度,
来消除杂音的方法,是在没有呢毡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
2、键盘呢圈丢失,使琴键落下时产生杂音。 2、加呢圈于键盘下。
3、键皮开胶,手指弹下时,键皮与键木相碰产生杂音 3、将脱胶的键皮起下来,处理干净余留的干胶,再重新将键皮粘上。
六、踏瓣部分
原因 维修方法
1、由于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踏瓣顶杆(木质) 1、先彻掉导向孔的呢毡,用圆锉将孔
有轻微的变形,上下运动时与键盘底盘的导向 稍微扩大一些,再把呢毡重新粘上。
孔,相互摩擦,产生杂音。
2、踏瓣顶端呢毡脱落,向上运动时与止音器抬档 2、更换呢毡。
产生摩擦,发出杂音。
3、踏瓣脚孔的上(或下)呢毡脱落,踩下踏瓣时 3、找一较厚的呢毡(如切克呢)粘上。
产生杂音。
4、踏瓣定位不当,上下运动时与脚孔的左(或右) 4、重新将踏瓣固定。
相摩擦,产生杂音。
七、共振现象
共振,也是杂音产生的一种形式。物体受迫振动时,在周期性的外力作用下,振幅达到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共振现象。任何物体本身都具有其固有频率,当外力频率(在这里即是指琴弦振动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差很大时,振幅很小,不能产生共振。而当外力的频率渐渐接近固有频率时,振幅渐渐增大,当达到固有频率这一值时,即产生共振。共振现象有好多应用,例如,许多乐器的构造都利用了共振现象,象钢琴的琴弦与音板,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音板产生共振,使音量增大。
共振有好处,也有害处。我们经常遇到一种现象,当琴弦振动时产生的频率与钢琴某一部位的固有频率接近时,产生了共振,就会出现令人烦恼的杂音。有时,共振现象还发生在琴体之外的家庭摆设物品上,这是一个很难处理的共振现象,需要找出产生共振的物品,改变其摆放的位置,使其固有频率发生变化,才能禁止杂音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