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是音乐表演中最重要的领域。想自如地表达音乐,必须掌握演奏技术。一个人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就不可能完全掌握钢琴演奏技术。演奏者若想在演奏中完全表现自己的演奏意图和艺术价值观,就必须系统的训练和学习。钢琴演奏技巧我们主要是通过学习各种练习曲和手指练习得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不同时代的技术训练教材与各个时期的钢琴演奏技术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在 300 年钢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演奏家和教师们对于演奏技术的研究极其重视。各种文献资料通过不同渠道流传于世,时至今日讨论演奏技术的著作更是层出不穷。在这些论著中,作者基本上都是推广经验,继承传统,批评自己看来不科学的陈规陋习并且在已有的基础上试图更加完善的建立教学体系。这些书中根据编写方式还分有两类,一种是专门讨论单一演奏技术(双音,八度,跑动等),另一种是介绍钢琴演奏的学派和教学体系,还会包含大量的谱例。这些著作均代表了作者当时社会上的钢琴教学情况和作者的艺术审美观,也说明了当时的教学水准及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在人们并不把演奏看做是音乐活动中的独立部分,只是认为它不过是附属于创作活动和即兴演奏的那段日子。那些论述钢琴教学情况的作者也非常重视演奏技的训练问题。
他们花大量的篇幅去描写某个知名演奏家的练习方式或是某个著名教师训练学生“卓有成效”的方法,希望给后学和缺乏名师指导的人一点帮助。以下是按时期进一步介绍。巴洛克时代法国作曲家、键盘乐器演奏家拉莫在他出版于 1724 年的专著中曾说:“钢琴练习纯粹是机械性的技术练习。”17 世纪末 18世纪初的几个杰出古钢琴家对于技术训练大多都持此观点。早期的键盘技术仍然是沿袭大键琴和管风琴的演奏法。把手指分成“好指、坏指”,不用双手的大指演奏。当时的一些著作中记录下当时键盘演奏的一些原则:演奏者须端坐在琴的正前方,身体不能有任何姿势和动作(即我们今天说的自然的端坐),头部和胸部保持直立;手臂引导手,而手必须与臂保持水平;手指平稳的
放在键上,保持水平,微拱……除此而外,手还要放松柔顺,否则手指就不能敏捷的运动。这些原则在今天看来仍然有一定借鉴意义,而且大多数我们在教学中仍然遵从。巴赫的传记作者福凯尔在他的儿子 C.P.E.巴赫处了解到:“
巴赫在弹奏时手指的动作非常小,几乎难以察觉;无论怎样难弹的经过句他都保持自然的手型;手不离开键盘,只用第一关节来弹;即使是颤音也只是一个手指颤动,另一个手指微微抖动而已。”当然身体的其他部分是完全不动。18 世纪著名音乐史学家伯尔尼在描述亨德尔的演奏时这样写到:“他的触键如此平稳,就好像是手指生长在琴键上一样……当他弹奏时手指的动作几乎难以察觉……”从这些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古钢琴演奏大师们为现代的钢琴演奏打下了基础。到了 C.P.E.巴赫的时代,演奏技术又有了更大的发展。在他的的键盘乐器专著
———《试论键盘演奏的基本方法》正式出版后,正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键盘演奏理论体系。他书中提到的装饰音
的奏法、如何演奏如歌的旋律、通奏低音和伸缩(rubato)奏法的处理。从那时起大家也开始对关于钢琴演奏的著逐渐感兴趣。随着音乐会生活迅速发展,专业训练体系的逐步完善,键盘音乐家逐渐开始担当音乐会的主角,为了培养音乐专门人才的音乐学院先后设立——这些现象促使键盘乐器(管风琴,古钢琴,钢琴)的流行,学习键盘乐器的学生大量增加,专业教师也逐渐增多,演奏技术和教学水准不断提高。演奏家们开始互相竞争,不断追求新的技术效果,新的音色和技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