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谓的钢琴调律手法,是指在给钢琴调律时,调律扳子放置在什么方位,钢琴调律师用哪只手控制扳子,如何运扳以及身体相应的姿势等等内容。关于调律时用哪只手控制扳子更为合理,历来争议很大,甚至形成了派别和对立。在欧洲和日本,调律师们基本上采用右手持扳,不同的是欧洲的调律师基本上是坐着用右手进行调律,而日本的调律师们则采取站立的姿势用右手调律。在我国大多数钢琴调律师使用左手持扳调律,也有部分调律师右手持扳调律,相同的是国内的钢琴调律师都采用坐姿。那么究竟哪种调律手法更为合理、更科学,这就需要从钢琴有关部分的结构特点、工艺要求以及人体的生理情况等方面,去分析和总结。
弦轴是钢琴张弦部分的重要部件之一。钢琴琴弦一头挂在钢琴铸铁板下部(立式琴)的挂弦钉上,另一头就缠绕在这小小的弦轴上。调律师用专用的钢琴调律扳子,转动弦轴便可以改变琴弦的张力,从而调整钢琴的音高,完成钢琴调律工作。据测算,每个弦轴受到琴弦静止时的拉力在80公斤以上,调律时每个弦轴还要受到百分之四另外附加的应力,约3公斤应力;弦槌击弦时,琴弦对弦轴又增加百分之五的应力,也就是约4公斤应力。因此,一台九尺半的大三角钢琴的每个弦轴受到的拉力超过了150拾公斤。为了使弦轴在如此大的拉力下不松动、不回转、不弯曲,一方面要求制作弦轴和弦轴板(又称装头板)的材料要上乘,工艺要精细;另一方面在弦轴和弦轴板的装配中,采取了精密的过盈配合,也就是在弦轴板上钻弦轴孔时,使它的直径略小于弦轴的直径,从而依靠弦轴孔壁对弦轴形成巨大的摩擦力而紧紧握住弦轴,达到保持音准稳定的目的。所以弦轴板被人们称作钢琴音准的“命根子”。另外,在制作钢琴时考虑到琴弦对弦轴产生向下较大的拉力,因而为了让弦轴获得更好的支撑,一般把弦轴孔钻成有一定角度,使弦轴装好后向上倾斜一些(指立式琴),即有一定的仰角。国外有资料介绍,应该做成弦轴与琴弦有95度的夹角,更科学,这也是钢琴保持音准稳定的另一项措施。因此,我们在进行钢琴调律时,调律扳子放置的方位,用哪只手控制扳子,如何运扳以及相应的身体姿势,都要以不损伤弦轴的这种精密结构为前提,同时也要考虑身体的舒适与否,尽量减少疲劳,避免肌肉损伤,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调律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钢琴调律时,调律扳子应该放置在合适的方位上,以便于能掌握好扳子的用力角度,做到调律时只转动弦轴,并且尽量减少转动次数,不晃动弦轴及压翅弦轴,避免造成诸如弦轴弯曲、弦轴孔损伤、弦轴松旷等问题,从而降低了钢琴音准的稳定程度,缩短钢琴使用寿命。